06/09/2018
【毋忘初衷】不是自己選擇的路,成功又有何意義!
開學時期,有人訪問入讀「神科」的學生為何選讀這一科?答案不外乎是:DSE成績好丶前途無量、父母的期望、老師的建議、喜歡科硏、兒時夢想等。總之,服務他人不在首十位。
訪問那些夫妻,為何結婚?答案也不外乎包括:年紀已到臨界點、想生孩子、對方是「筍盤」、對方適合自己、拍拖多年也要給對方一個交待和名份、父母的期望、進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等。總之,彼此相愛這因素,若非已假設是必然的基本因素,便是與選擇結婚與否是沒有直接關係的了。
看著這兩組答案,可見客觀環境因素的重要性,父母社會的影響力。原來,基本因素好像不是很基本的!
如果「非以役人,乃役於人」不是最重要、最核心、最基本的價值,那麼我們只會遇上充滿私心,只顧私利的領袖、商人、科研人員,對服務對象沒有興趣沒有耐性,自負自傲的專業人士。
硏究顯示,要應付工作壓力,面對失敗挫折而不放棄,最重要的動力是那種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因為它能夠衝過自身利益,能夠減輕自己生活圈子中,讚許與批評的影響。真心相信和準確知道服務對象的需要是重要的。
如果「愛是永恆」不是走在一起的最重要因素,那麼當事實與期望有分歧時,便只會覺得對方不好,未達理想和標準。如果只純粹以自己的角度出發,忘記了互相尊重、適應的重要性,這段關係的結局若不是各走各路,便是為了不分開而繼續作怨偶。
我讀中學的日子,有位老師不斷抨擊我們沒有捨己為人的精神,是市儈。我發揮牙尖嘴利的性格,問道:「若你如此偉大,你怎麼不去村校教書,去義教,而在這間學校教書呢!」
這些年來我仍然記得自己對她的挑戰,所以我要申明:我不是批評和反對你有本文第一和第二段的原因,我只是希望大家同時要有,甚至更重視第四和第六段的因素。利己利人仍是我眼中最現實最可行的人類生存法則。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