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2018
輸出病人 緩解壓力
本地公共醫療服務(包括「急」症室)的輪候時間過長是眾所周知的現實,但關注過後,情況往往照舊。政府及醫學界到底有沒有積極為基層病人解決問題的誠意和決心?尤其是醫學界,會否願意在輸入境外合資格醫生上「開綠燈」,可憐一下病人,「畀多個籌」予病人看醫生?
今次公眾關注的是公立醫院專科門診服務,病人需長期輪候。醫管局8個專科門診,包括骨科、內科、外科、眼科等專科的新症病人增加了25,000至172,000人,令部分病情穩定的病人需輪候逾3年才可首次就診。個別專科,例如眼科和骨科;在個別醫管局分區聯網中,例如九龍東和新界東都被人「集中關注」。其實,各聯網病情穩定的新症平均都需要輪候2年或以上,分別實在不大。
醫管局解釋,雖然已不斷增加服務,但需求也不斷增加,具體方案是增加服務名額、招聘及挽留員工,從而增加及穩定專科人手,並推行跨專業及公私營合作模式。
不過,若「增加服務名額」只是像住院服務般,「加床不加人」便沒有作用,而且門診專科有別於住院,少了病床足夠與否的考慮。專科門診服務不理想,公院專科醫生人手不足是癥結所在,要解決醫生不足,方法有三︰本地培訓、輸入專才,以及—輸出病人。
培訓一名專科醫生需逾6年,今時僅要病人輪候3年,似乎很有「等待」的空間,尤其是那些病情穩定的新症,但如此解釋,大家會接受嗎?因此,我們希望醫學界為病人利益着想,網開一面,對輸入境外醫生抱開放態度,畀多個籌予正在苦候的病人。
由於醫學界與病人的利益和想法有一段距離,輸入醫護專才短期內未必可以實現。今時「輸入」不可以,「輸出」又可否?說的是「輸出病人」。港珠澳大橋現已通車,政府必須積極考慮與內地合作的可行性,在粵港澳大灣區內,設專科門診中心,由港府辦「門診團」,點對點接送有需要的香港病人,往返這些位於大灣區內的門診中心。現時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就有為港人提供類似服務,它雖是深圳的公立醫院,但引進了港大現代化管理模式,現已成為深圳人就醫的首選。其實,這類輸出「病人」的情況一直存在,例如澳門就有安排患特別病症或重病的病人來港公立醫院就醫,而港富裕人家有需要,就會到歐美求醫。
現屆政府強調關愛,在大灣區為港人設醫療中心才是真正關顧基層市民的醫療需要。面對人口老化、醫療服務不足的問題,港府更需要有「輸出病人」這類可突破思考框框的創意。
轉載自: 晴報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