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9
收入增加,不代表快樂了
如果給你兩個地方,兩個地方的生活水平一樣,物價房價都一樣,子女教育制度和娛樂內容都差不多。
在地方A,你每月收入4萬元,而其他人平均只賺2萬元;在地方B,你一個月可賺到8萬元,比住在地方A多一倍,但其他人平均卻賺15萬元,你會選擇在地方A,還是地方B生活?
給你1分鐘時間,想想。
這不是個普通問題,它曾經問過許多不同大學的學生,包括哈佛大學生。
結果是大部分選擇地方A,你呢?
哈佛大學生認為寧願窮一點,也要自己在社會裏相對地位高一些,即使在地方B收入多一倍,情況跟其他許多大學生所做的測試結論差不多。他們並不太過著意自己的相對收入多了一倍,他們寧願接受不大幅提升自己享受的生活水平,只要和其他住在地方A的人比較時,自己的社會地位(每月收入)更高一些。
他們也會將收入與自己習慣的生活水平相比,但當被問到他們需要多少錢時,他們會說自己需要的不多,只比稍窮的人多便可以。
經濟學家指出一個人對收入是否滿意,取決於兩個標準:其他人賺了多少錢,以及他習慣賺多少錢。
在第一個情況下,他的感覺是Social Comparison,會拿別人的能力和自己比較。理論上,自己在地方B的收入多了一倍,生活享受應該更好,獲得的財富更多,亦應該更快樂,但情況卻不是這樣的。
即使他在地方B的收入多了一倍,但其他人卻比自己賺得更多,那種感覺並不好受,它非但沒有帶來任何幸福感和優越感,而且還伴隨著百般失落。
當我們以為收入增加以後,人會快樂一點時,卻原來並不是這樣的。根據美國蓋洛普民調Gallup Poll多年調查所得,受訪者並沒有因收入上升而變得快樂,原因是當時他們收入增加,他們會自動把生活水平調節,以「配合」增加了的收入,難怪他們加了人工,卻仍然不快樂。
Richard Layard,在90年代曾擔任英國首相貝理雅(Tony Blair)的顧問,又是倫敦經濟學院LSE 頂尖經濟學家,又是英國上議院議員,他引述一份2000年的調查更有趣:從1972年開始,美國針對國民經濟狀況滿意度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雖然每個人的實際所得幾近倍增,但是他們對自己的經濟狀況表示滿意的比例卻持續下跌。
Layard指出一個人快樂與否,和他的收入沒必然關係;以為藉著經濟成長,希望社會中市民會快樂多些就更不可能了。
不過,相信很多人並不同意這個觀點,因為他們都會說:有錢不一定快樂,但沒錢就一定不快樂。
【你點睇?】財政預算案展開公眾諮詢,學者倡問責官員減薪並削減公務員編制,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