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2014
經濟特區別再搞
上海自貿區的設立,在其他城市引發了一波爭搶的熱潮。如果政府批准其他城市設立更多這一類型的特區,將會是個錯誤。
自由貿易區是一種特殊的經濟區域,它賦予某一地理區域比其他區域更多的權利。在中國存在勞動力過剩和產能不足時,建立這類特區有一定意義。但當下中國正經歷著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很大一部分產業都存在產能過剩,因此建立經濟特區並不能起到積極作用。
已在全國各地建立起來的各種經濟特區,如高新技術開發區、新開發區等,通常沒有多少實質作用。真正目的通常只是為了房地產開發。目前的大量房產建設過剩,與設立如此之多的經濟特區密不可分。
中國的經濟改革始於35年前,對於嘗試經濟發展方法來說,這已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設立經濟特區不應再是試驗經濟發展方法的手段。不然的話,中國在過去35年間學到了甚麼?
經濟改革應是系統性改革。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眾所周知,解決的辦法也很清楚。去年的三中全會的「決定」已經對此做出明確表述。現在需要的是制定一個何時執行和如何執行的路線圖。
自貿區做甚麼
上海的自貿區就像是一個服務業——尤其是金融服務業——的出口加工區。通過將目前在離岸進行的服務業活動吸引過來,這一特區可以對經濟體起到正面作用。如果自貿區能嚴格按照其設立的目標來執行推進,這可以是一個新經濟活動的源頭。
近年來,中國已經成為離岸金融服務的主要使用者,尤其是與大宗商品和生產資料的貿易相關的金融服務。比如,大型設備進口所需的融資通常是通過離岸市場完成的。出口的船舶,其生產和銷售環節的融資也常常在離岸市場完成。中國目前還未放開資本專案,諸如倫敦和新加坡等離岸金融中心很好地利用著中國的這一體制僵化。
此外,中國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已經發展起來。但這些離岸資金不能回流至國內市場。他們可以被用來為諸如船舶和飛機等產品的貿易進行融資。取代倫敦和新加坡在這方面扮演的角色,是設立上海自貿區的要義。
由於這樣的經濟活動會導致與其他離岸金融中心的競爭,制定與其他中心相匹配的稅收待遇就非常必要。對新的經濟活動採取稅收優惠,是說得通的。
上海自貿區是由4個與其他非自貿區毗鄰的小區域組成,這會對自貿區邁開大的步子形成較大制約。一個更好的方法是,將自由貿易區置於上海市範圍內的一個島嶼上。這個島嶼可以借助出入通行證來推行有別於其他區域的管理。那樣,自貿區就可以採用與新加坡或香港一樣的管理方式,成功幾率也能大大提升。
上海自貿區不應該做的,是複製已存在於國內其他地區的服務業活動,卻享受更低的稅率。那將只是搶奪已有的經濟活動。這會犧牲其他地區的利益,也不能為經濟體帶來新的產出。
倫敦、新加坡和香港是為數不多的成功例子。這樣的活動不需要太多人力,因此建立更多的離岸金融中心的空間相當有限。
當中國想要參與這個領域的競爭,只建立一個這樣的中心是惟一的選擇。增加個數只會拖累每一個的進展,妨礙規模效應的出現。這對於其他想要同樣待遇的城市或許是不公平的,但「一山難容二虎」。
特區功成身退
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設立了許多經濟特區,在那時的特殊環境下,他們起到了應有的作用。那時中國有著大量還未開發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國外資本很願意進入國內來利用這些勞動力。但國有為主的所有制形式與此並不相容,於是設立經濟特區是繞過國有體系使用勞動力的一個方式,這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有積極意義。
經濟特區並沒有止步於出口加工,他們還轉向了國內市場。在短缺經濟時期,這也有積極意義。但是很快,經濟短缺被填補,這些經濟特區於是開始與國有企業競爭市場份額。由於經濟特區內的企業享有稅收優惠,而且在用工方面更為靈活,國有企業在這場較量中完敗。這一競爭或許是不公平的,但它終結了國有企業在輕加工業的統治,從長期來看是件好事。
從國有企業的低效中套利,這成為了經濟特區取得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隨著國有企業退出競爭,這些經濟特區變得不再那麼成功。我不確定在過去的15年中,數不勝數的經濟特區是否為經濟體帶來了任何貢獻。
在設立於上世紀80年代的經濟特區之外,高新技術開發區或新開發區也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儘管他們享有某些稅收上的優惠,但是各開發區之間的競爭使得這樣的優勢幾乎不存在。他們的生存乃至繁榮都有賴於房地產,進而也成為地產泡沫的驅動力。
經濟特區給了人們可以利用其特殊地理優勢的幻象,激發了人們希望搶佔先機的投機心理。當一個未經開發的區域變成一個人口稠密的地區,房地產價格會上升,因此搶佔先機的行為可以自我實現。但隨著這樣的經濟特區遍地開花,這一自我實現的動能無法再發揮作用。
各地對自貿區的狂熱可以在這一背景下理解。這是一個可以再次驅動房地產銷售的新概念。在上海自貿區宣佈後,該區域的房地產價格和與之相關的公司股價都大幅上揚。
這些短期的利益讓其他的城市「目眩神迷」。他們很可能都是在尋求借助這樣的新概念來拯救他們的房地產市場,進而拯救那些深陷債務泥潭的地方政府。
設立經濟特區已經成為大幅投資的藉口。中央政府儘管在名義上並不需要為批准設立經濟特區承擔費用,但實際上是需要的。這進而成為借貸和投資的藉口。中國的投資已經出現嚴重過剩,經濟特區在這一點上則起著主要作用。規劃形成的新開發區有時可以容納比其所在城市總人口更多的人,如此荒謬的非理性僅僅來自於中央政府給予這些區域某種「名分」。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信貸狂熱症導致大量未完工的建築遺留下來。目前這輪信貸狂熱,則會遺留下大量未完成的鬼城。出於絕望,很多地方會希望借助新的「名分」來提振房地產投機的情緒。
中央政府應該抵制更多無意義、具有誤導作用、支持房地產投機的「貼標籤」式行為。不然的話事情只會變得更糟。
需要系統性改革
35年對於改革試驗來說已經是個足夠長的時間。如果有人還在說,所有的改革事項都需要先試驗一下再推行,這對於逝去的時間是不公平的。世界上有那麼多例子可以學習,中國的前路無比清晰。
首先,全球化是推進國內改革最好的指引。競爭是根除效率低下和腐敗最強大的力量。如果中國放開進口市場,國內商品的物價將與國際物價水準逐步趨同,這將讓生產和銷售領域的低效浮出水面,並迫使改變發生。
舉例而言,汽車價格高企,是對於消費者的課稅,實質上是某種形式的收入再分配。進口汽車價格高不可攀並沒有促進本地汽車品牌的快速成長。事實上,儘管過去10年中國汽車市場的需求快速增長,而且進口汽車價格仍然高昂,但中國本土汽車製造商反而被落下更遠。這說明戰略性的產業政策事實上僅僅是中飽了某些中間人的私囊。
要改革汽車市場,政府只需要放開平行進口(俗稱「水貨」)。一旦這被允許,中國本土的車企將必須參與全球化的競爭,這才是能讓中國本土汽車工業邁入世界級的辦法。
諸如嬰幼兒奶粉之類的食品行業,是平行進口可以發揮作用的另一個領域。需要做的只是讓快遞公司代替消費者辦理報關手續。國家對食品加工業的保護已經催生了一個又一個醜聞。這是另一個產業政策失敗的例子。
其次,中國應該轉向統一且簡明的稅制體系。經濟特區的設立已經衍生了錯綜複雜、令人費解的稅制體系。很多實業公司只是空有其名,事實上僅依靠對稅收漏洞進行套利為生。大量的熱錢經由進出口公司進出中國市場,這些公司的實際稅率通常是零,這些活動從而可以無成本地發生。
近期,越來越多的聲音似乎又在強調經濟特區的作用,這不可避免地意味著更多的稅收優惠。對於今天的中國來說,這一辦法是錯誤的。使用特殊的稅收辦法去促進經濟增長不會再起多大作用。中國目前存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和產能過剩,這樣的做法只會讓經濟活動四處轉移。
第三,監管的執行需要統一。目前的環境危機來自於法規和監管執行力度的不均。低收入地區通常對環境保護採取較為寬鬆的處理,因此某些污染嚴重的行業都轉移到那裡。
這些區域較低的環境污染成本,驅使企業進行非法活動,來避免環境保護所需的成本。結果是,在全球最大的工業國家,對環境污染幾乎沒有任何控制。當監管標準統一執行時,各地的公司都面對同樣的成本結構。這會對好的環境保護實踐起到激勵作用。
20年前,設立經濟特區開動了出口引擎,並打破了國家所有制的壟斷。但他們已經物盡其用,無法再像過去那樣發揮作用。
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問題與混亂的經濟發展方式密切相關。前路在於,破除例外,並實施統一、簡明的監管以及稅制體系。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