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選舉,右翼民粹勢力抬頭。高舉「歐洲戰略自主」的法國總統馬克龍重挫,並為此解散國會,提前大選,賭上個人政治前途。歐盟當下充滿內外挑戰,惟各國持續向右轉,變得更保守內向,恐更難團結一致與中美俄競爭。面對群龍無首的歐洲,中國需準備更多樣化手段,處理碎片化的中歐關係,區間不同議題見招拆招。
重建個人權威 馬克龍賭仕途
今屆歐洲議會選舉被喻為史上最重要一屆,皆因歐盟面臨的危機無論數量上,還是嚴重程度上都屬空前。俄烏戰爭拖沓,加沙戰爭未止,歐洲經濟徘徊衰退邊緣,中美角力白熱化進一步干擾國際貿易和供應鏈,而歐洲與其他國家一樣,還須應對氣候危機。
然而歐盟各國並未走在精誠合作的道路上,反而趨向更加民粹排外。今次歐洲議會選舉,右翼和極右力量在多國佔據上風。法國選區中,馬克龍所屬中間派政黨慘敗,極右國民陣線得票大增至三分之二。德國選區,社民黨等執政黨表現參差,極右新選項黨爬頭得第二。意大利正在執政的極右政黨則在本國選區跑出。
馬克龍近年力倡歐洲戰略自主,創造條件同中美俄競爭,這樣的結果無疑不是他所樂見,為了重建權威,他更押上個人政治前途。馬克龍因應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宣布解散法國國民議會(下議院),提前本月底重選,「讓選民自己選擇」。假如他再次失利,將會失去在餘下任期內主導政策的權力。
歐洲政局在這關鍵時刻變得更不明朗,團結自強的理想變得更遙不可及,俄羅斯及美國預料都能從戰略上受惠,但對中國來說卻是好壞參半。
中歐關係近年波折重重。中歐投資協定2021年初因為涉疆議題而遭歐洲議會凍結審批後,中歐分歧漸多。美國拜登政府大力拉攏歐洲,旨在讓對方跟美國採取相同政策圍堵中國。中方為了避免新冷戰陣營對抗格局形成,也積極穩住歐洲。惟歐洲各自為政,加上安全上依賴美國的格局,始終讓中方較難找到發力點。俄烏戰爭更為中國對歐外交帶來新的壓力。
價值觀壓力減 貿易摩擦難減
現在歐洲右翼以至極右當道,有如進入歐洲的「特朗普時刻」。右翼反對移民、內向保守,較少談論價值觀的傾向,或可減少中國在意識形態戰線上所受壓力。惟與此同時,歐洲民粹卻可能使保護主義升溫,讓中歐貿易摩擦進一步加劇。意大利極右政府去年在美國施壓下退出一帶一路,亦反映中國不能對歐洲右翼有過多期望。
面對一盤散沙的歐洲,中國也需要習慣以多樣化手段與之打交道,把不同議題間隔起來獨立考慮,「鋪鋪清」,並在不涉主權和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留有餘地。尤其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宮,讓美國盟國心驚,歐洲也不願在此同中國關係弄僵。
歐盟以外的一些周邊國家已在兩面下注。土耳其近日一邊罕見派出外長,到訪中國新疆眼見為實,體會當地發展,另一邊則搶在歐盟決定前面,向中國汽車加徵40%關稅,而背後可能是希望中國車企盡快到當地設廠。這種兩面派、鬥爭裏有合作的模式,也許就是今後中歐關係常態。
【你點睇?】政府擬立法規定所有的士須於車內安裝攝錄設備,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