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市新聞

07/06/2024 09:21

《品中資-羅國森》「市值管理」落後股

  《品中資》各位,看到我今日(7日)品評的標題,是否感到有點怪呢?!但其實,「市值
管理」這個說法也不算特別新。
  2022年底,當中國證監會前主席易會滿提出「中特估」這個說法時,就已經隱含「市值
管理」這個監管指引了。因為「中特估」的潛台詞就是「國企股的估值偏低,需要被重估」!
  我在上日的品評中指出,今年4月12日出台的「新國九條」文件中,第三段是關於上市公
司的監管的。我認為,四大內銀股絕對應該「對號入座」,因為她們是最賺錢的國企板塊,但市
盈率只得低單位數,派息比率只有三成,而且一年只派一次息,基本上完全不符合「新國九條」
的要求。
  由於這個章節十分重要,今日我想再刊一次,讓讀者們有更深的印象。
  「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東減持、實
施風險警示。加大對分紅優質公司的激勵力度,多措並舉推動提高股息率。增強分紅穩定性、持
續性和可預期性,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
  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研究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納入企
業內外部考核評價體系。引導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后依法注銷。鼓勵上市公司聚焦主業,綜合運用
並購重組、股權激勵等方式提高發展質量。依法從嚴打擊以市值管理為名的操縱市場、內幕交易
等違法違規行為。」
  我跟朋友討論這個「新國九條」的指引時,朋友認為這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同富裕」的
具體呈現。無他,內地其實有不少上市公司是十分賺錢的,只要她們願意將有關利潤跟股東分享
,就可以體現「共同富裕」的理念。
  如果這些賺錢超多的公司願意增加派息,令投資者或小股東可以得益,直接可以刺激消費,
間接也可以完善內地資本市場的制度,其實是一舉兩得的。
  但除了四大內銀之外,我們還有其他選擇嗎?我可以告訴大家,其實真的還有很多國企股是
可以透過增加派息而提升市值,滿足監管機構關於「市值管理」的要求。
 
*兩隻壽險股大落後*
 
  但從風險角度,我當然認為,四大內銀是最佳選擇,但如果大家想找一些相對安全,但有更
大上市空間的國企,我也有些「落後股」推介。
  從市值管理的角度,中國人壽(02628)絕對是不及格的國企。而且,從經營管理的角
度,國壽多年來都令投資者失望,但我想強調,即使國壽的經營算不上最好,但以人壽保險為核
心業務,而且歷史這麼悠久,累積有效保單數目如此豐厚的壽險公司,蝕錢的機會其實很低。
  事實上,國壽上市20年來,也從來未蝕過錢,只是賺多賺少而已。但過去幾年,她的派息
比率只有三成半。2022年的盈利有三成多增長,但派息比率卻降至兩成。去年業績倒退三成
,派息比率則稍為增加至26%。但去年業績的所謂倒退,仍賺46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
這不是個小數目呢!
  正因為國壽的經營未達標,令到她的預期市盈率只有6倍,息率則有5厘。談到國壽,我想
以另一隻保險股中國平安(02318)來作一個對比。同樣地,我也認為,從市值管理的角度
,平保也是不及格的。以昨日的收市價計,平保的預期市盈率只有6倍以下,但息率就有6﹒7
厘左右。
  無他,因為自從平保幾年前的經營有點失誤之後(買入一些出事的內房債券,導致大幅撥備
而影響盈利),便大幅提高派息比率,由幾年前的兩成半左右,大幅提高至去年的五成,這確實
令到投資者感到有點安慰(雖然蝕價,但總算有不俗的股息收)!看到平保這樣做,國壽的管理
層是否應該檢討一下呢?!
 
*北控上實改善空間大*
 
  除了這兩隻壽險股之外,我還想提兩隻地方政府的「窗口股」給大家參考。這兩隻股票其實
曾經紅極一時,只不過,近年已從絢爛歸於平淡!技術上,這兩隻不是國企股,而是紅籌股,因
為她們是透過一間在港註冊的公司上市的,那就是北京控股(00392)和上實控股
(00363)。
  在97前後,這兩隻紅籌股上市時,曾經掀起一輪新股熱潮,無論招股反應和上市初期的股
價,都十分亮麗,甚至是經典,有30年以上股齡的讀者必定經歷過的。
  但一切俱往矣,只不過,即使這兩家公司的風光不再,但她們的業務其實頗為穩健,尤其是
北控,因為北控的核心業務都是基建相關的,包括管道燃氣和環保等等。
  即使北控的盈利不是持續增長,但她仍然十分賺錢,絕對有能力派息。但過去幾年,北控的
派息比率都只有一成半至兩成半之間。去年才稍為提高至三成三,但我認為,這距離「及格」還
有一大段距離呢(至少五成才及格)!
  至於上實,她的業務較分散,除了基建之外,還有地產和消費品,盈利無疑會較波動,但也
不見得要蝕錢,但她的派息比率也不過三成左右,2022年稍高,也不過四成三。
  結果會如何?北控的預期市盈率只有5倍,而上實更只有3倍多一點。誇張一點說,這簡直
是賤賣資產呢!
  同樣地,我絕對相信,只要上述兩隻紅籌股票願意大幅提高派息比率,她們的市值水平一定
會顯著上升,管理層也可以通過「市值考核」這一關呢!
《經濟通通訊社資深分析員 羅國森》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 (價值$175)

【有獎問答遊戲】答問題即有機會贏取 新城市廣場Duffy與好友精美禮品

全新【Wealth & Health Club】隆重登場! 首次活動:陸叔《2024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財富與健康講座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說說心理話

Watches & Wonders 2024

北上食買玩

Art Month 2024

理財秘笈

關注四高危機!

春天養生食療

消委會報告

素食譜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