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 |【FOCUS】「發債當收入」料三年轉盈,海嘯漸近急需結構改革

26/02/2025

  公務員凍薪及削減編制、2元乘車優惠設限、累削政府經常開支7%、提高交通補貼門檻、取消2500元學生津貼……撞正「6年5赤」公共財政風暴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四(26日)發表2025/26預算案,就全城焦點的「節流」多招齊發。去年嚴重「估錯數」的財爺最新預計,25/26財年財赤料670億元,而中期預測「28/29年度起將恢復盈餘」,意味本屆政府任期內扭赤無望。

 

務實節流開源,未來發債金額急升

 

  從預估的481億,到更新估算後的「千億元」,再到改口風後的「千億以下」,24/25財年綜合赤字在計入1079億發債淨所得後,最新定格於872億元。政府最新預計綜合帳目「在28/29年度起將恢復盈餘」之際,未來5年發債規模,亦從上份預算案的「每年約950億至1350億元」,上升至「每年約1500億至1950億元」。

 

【FOCUS】「發債當收入」料三年轉盈,海嘯漸近急需結構改革

最新財政預算案顯示,25/26財年財赤料位670億元,而中期預測「28/29年度起將恢復盈餘」。

 

  簡而言之,今次預算案仍以「發債當收入」式的會計財技,以及削減「看得見」的成本來強調財政紀錄,加上數項涉及機場離境稅、定額罰款收費、規範籃球博彩等開源之舉,都可謂阻力最小的務實之舉。

 

人口推算嚴峻,須分階段重建儲備

 

  不過,面對未來基本工程開支增至年均1200億元、土地財政枯竭、人口老化海嘯,最新預算案仍迴避了更艱鉅、繁瑣的結構性改革。例如2004年起就「研究」開徵商品及服務稅以擴闊稅基,至今未有進展;全面檢討政府架構、社福資質,以令公共開支佔經濟比重重回20%以下(24/25年度為24.6%),亦是只觸皮毛。

 

【FOCUS】「發債當收入」料三年轉盈,海嘯漸近急需結構改革

當局推算,到2031年本港人口28.2%為65歲以上長者,對公共財政衝擊恐掀海嘯效應。

 

  更重要的是,面對最新財政儲備6473億元,料到2030年跌至5791億元(約8個月開支),政府依舊未有就未來10年訂立分階段「減赤並減緩儲備下降」、「滅赤並實現收入多元化」、「實現盈餘並重建儲備」路線圖,尤其是當局早已推算,到2031年,本港人口不到4個就有1個超過65歲(28.2%)。

 

烏雲仍鑲銀邊,惟實事求是成考驗

 

  財赤陷入坊間所謂的「雙殺(周期性+結構性)」困局,但重重烏雲仍鑲有銀邊。就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金漆招牌而言,今年IPO規模料按年倍增至220億美元的四年最高;新興的虛擬資產業務,今年加密貨幣交易量有望突破900億美元;香港私人財富資產管理規模亦料在2030年倍增至2.3萬億美元。

 

【FOCUS】「發債當收入」料三年轉盈,海嘯漸近急需結構改革

香港今年IPO規模料按年倍增至220億美元的四年最高。


  
  而「連虧9年」的迪士尼樂園,揚眉吐氣轉盈,吸客更創770萬人次歷史新高之際,正值1月訪港旅客同創474萬人次疫情後紀錄。米奇的魔法足以證明,只要提供獨特新奇、物超所值體驗,香港市道亦可由「旺丁不旺財」,逆轉為迪士尼式的人均消費增長28%的「旺丁又旺財」。

 

  就最新預算案而言,無論是年內就改善港股「手數」提建議,還是擬為大宗商品貿易商提供半稅優惠;無論是預留10億成立AI研發院,還是預留37億提速河套園區首期基建;無論是研紅磡站南臨海地打造新地標,還是3個北都片區試點下半年招標……都大有迎頭趕上之勢。然而,在新動能終現彩虹之前,實事求是正視千億級收支失衡,無疑是本屆政府剩餘兩年多任期的最大考驗。

撰文:金子安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備註: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資料更新時間為 02/04/2025 17:59

延伸閱讀

緊貼市況
  • 00288 萬洲國際
  • 7.270
  • 01585 雅迪控股
  • 14.880
  • 01656 億仕登控股
  • 1.800
  • 02269 藥明生物
  • 26.250
  • 01643 現代中藥集團
  • 0.320
  • 00175 吉利汽車
  • 17.400
  • 目標︰$19.44
  • 00270 粵海投資
  • 5.810
  • 目標︰--
  • 02236 惠生工程
  • 0.280
  • 目標︰--
  • 00300 美的集團
  • 76.600
  • 目標︰--
  • 00340 潼關黃金
  • 0.860
  • 目標︰--
  • 01810 小米集團-W
  • 44.550
  • 00001 長和
  • 44.300
  • 09988 阿里巴巴-W
  • 130.000
  • 00700 騰訊控股
  • 504.000
  • 00388 香港交易所
  • 353.800
  • 01278 中國新城鎮
  • 0.064
  • 目標︰--
  • 00751 創維集團
  • 2.920
  • 目標︰--
  • 00808 泓富產業信託
  • 1.300
  • 目標︰$1.50
品味生活
備註: 本地指數之報價為即時更新,資料更新時間為 02/04/2025 17:59
中國指數之報價為即時更新,資料更新時間為 02/04/2025 16:29
期指之報價為即時更新,資料更新時間為 02/04/2025 21:43
緊貼市況之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資料更新時間為 02/04/2025 16:40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人氣文章
最近7天
1
美股收盤 | 美股三大指數收市報跌,道指挫715點,納指挫2.7%
2
長和據報下周不會簽出售巴拿馬港口協議,傳分拆環球電訊業務於倫敦上市
3
恒大 | 恒大汽車午後飆兩倍恒大物業升兩成,同系本港金融業務被曝易名
4
神州經脈 | 美國再制裁中企,蘋果捐浙大三千萬,A股跌人幣轉升
5
傳新世界擬抵押維港文化匯以取得156億港元貸款
6
港股 | 蕭猷華:恒指本周有望反覆上行
7
彭博:中國暫停國有企業與李嘉誠相關公司新增合作
8
高息定存 | 一周高息合集,星展6個月定存息加至3.25厘,建行亞洲3個月最高5.68厘
9
曼谷 | 緬甸7.9級大地震,泰國震感明顯,曼谷進入緊急狀態(有片)
10
HKTVmall | FOCUS | 京東強攻 VS 魔童反擊,暗戰文化認同
1
財政預算案 | 唐英年:發債當「收入」是「假盈餘」,但非不負責任
2
高息定存 | 一周高息合集,工銀亞洲低門檻3個月5厘,Mox推1個月10厘
3
美股收盤 | 美股三大指數收市報升,道指反彈674點
4
高息定存 | 工銀亞洲3個月3.68厘起存150萬,低門檻最高5厘
5
高息定存 | PAObank1個月高達8厘,招商永隆推快閃優惠
6
專訪 | 花旗劉顯達:恒指後勢還待業績期 點名七大長線首選個股
7
高息定存 | 恒生一周港元定存年息高達10厘,1個月4.5厘
8
巴拿馬運河 | 長和擬售非中國港口資產套現逾190億美元,強調屬純商業決定
9
高息定存 | 滙豐一周港元定存年息高達10厘,招商永隆推快閃優惠
10
神州經脈 | 外貿弱開局,外儲黃金儲備同增,滬指周升逾1%
11
巴拿馬運河 | 英國金融時報:李嘉誠及李澤鉅主理長和世紀交易,談判數周即落槌
12
專訪 | 洪灝:形勢比想象嚴峻,炒作DS如淘金賣鏟子先賺錢(有片)
13
去中心化交易所RabbitX 不持客戶資產 保障資金安全
14
港股 | 午市前瞻 | 300億北水大軍力抗環球震盪 守穩一指標至關重要
15
電話詐騙 | 王毅:臨近邊境的緬北電詐園區已全部清除
16
美團上季經調整盈利升逾倍,加大對AI、無人機配送等投入,Keeta沙特用戶訂單迅速增長
17
高息定存 | 一周高息合集,華僑6個月最高3.5厘,恒生7日享10厘
18
美股收盤 | 美股三大指數收市報跌,道指挫715點,納指挫2.7%
19
港股 | 蕭猷華:東升西降效應,恒指上望25000點
20
長和系業績 | 長和去年少賺27%遜市場預期,李澤鉅:經營環境難測將限制新投資
21
高息定存 | 一周高息合集,銀行推短存優惠,滙豐一周達10厘,建行亞洲1個月首十萬6.68厘
22
港股 | 蕭猷華:恒指本周料挑戰25000大關
23
騰訊業績 | 騰訊全年多賺近七成,縮回購增派息,今年續加大AI投入
24
四叔辭世 | 恒地李兆基辭世享年97歲,創立地產王國被封「亞洲股神」,交捧兩子分管中港業務(圖集)
25
內地監管機構據報要求四大內銀撐新世界,敦促鄭家純避免債務重組
26
高息定存 | 建行亞洲3個月特惠年利率5.68厘,大新低門檻3.5厘
27
長和據報下周不會簽出售巴拿馬港口協議,傳分拆環球電訊業務於倫敦上市
28
恒大 | 恒大汽車午後飆兩倍恒大物業升兩成,同系本港金融業務被曝易名
29
港股 | 蕭猷華:港股短期調整,向上趨勢不變
30
兩會行情股|中央提多項穩增長促消費政策,兩會受惠股可以點揀?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限時優惠$68/月】申請etnet強化版MQ手機串流報價服務 捕捉板塊輪動,提高獲利勝算

【讚好有禮】送你有溫度的禮物!賞:銀杏館百合金桔菊花羅漢果清潤茶!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4

北上食買玩

Art Month 2024

理財秘笈

流感高峰期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