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客機通港滬,航空樞紐新台階
02/01/2025
內地自主研發的大型客機,昨開通境外首個定期航點,令特首即時履行加強內聯外通的新年展望。C919機型已接載逾百萬人次,落戶本港讓更多國際客體驗國家高端製造技藝,也能藉本地航空樞紐優勢,逐步全球翱翔。
央企中國商飛設計的單走道客機C919,2023年5月在境內商業首航,隨後亦連番來港展覽和包機載人,但一直到昨天元旦,才由東航開辦首條國際線,每天營運一對來往香港及上海虹橋機場的航班。
中國智造收成 經港拓展海外
中央政府曾提出發展為製造強國的十年期戰略綱領《中國製造2025》,據美國候任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所研判,內地原初放眼的10個高增值、高科技範疇中,成功攻克電動車等4個,而航空航天等其餘5個亦已局部達標。
中國商飛的C919、百度名下自動駕駛汽車等「中國智造」代表,紛紛以香港作首個境外落地營運及收集數據的橋頭堡,特區「引進來,走出去」的角色,實至名歸。
C919可續航約5小時,若以香港為基地,足以覆蓋全球8成人口。這機款的體積與歐資空巴的A320neo、美資波音的737 MAX相若,港滬首航乘客受訪時經常提及,座位感覺更寬敞。
事實上,國際空運需求極度殷切,空巴曾估算未來20年將需要超過4.2萬架飛機,約8成正正屬於單走道。就算美資波音沒有經歷連串飛行安全、勞資合約問題,兩大傳統巨頭依然無法完全消化訂單。
馬來西亞、印尼、汶萊,以至有自家製造商巴航工業(Embraer)的巴西,都已有航企曾對C919表達興趣,甚至深入商談引進。只要政府層面也談攏雙邊通航互認,隨時有望成事。
不過,中國商飛自身正面臨一定樽頸,包括產能受國內外部件混用所限,故此迄今縱有至少365張訂單,實際上只交付了16架。
補足維修培訓 協助融資認證
有別巴航工業已在個別市場與巨擘鼎足而立,中國商飛的國際售後支援網絡相對薄弱,增加了吸客難度。早參與C919發展的香港政商學界,全可嘗試發揮航空樞紐的後援優勢。
以港機公司為例,它不僅歷年來在廈門協助中國商飛訓練了逾2,700名學員,去年10月再簽署維修合作備忘錄,利用環球網點提供機身、部件及物料管理服務。近月合設了大飛機研究院的理工大學,相信亦有力支持培訓出更多可以同時操控C919的機師。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昨提到,本港去年改進了飛機租賃稅制,有利國產飛機以「融資租賃」等方式打進國際市場。
雖然歐美監管當局尚未對C919發出適航證,有機會拖慢在港飛機租賃商購置C919的步伐,但本港民航處過去一直積極協助中國商飛取得不同認證,只要正式在港啟航後,延續出眾安全紀錄,歐洲未來確有機會較快取得進展。
航空是重要的高科技戰略產業,中國商飛是央企並不意外,但原為國企的巴航工業1990年代私有化後,2000年即到紐約上市,引入不少歐美航企股東,自此更路路通行。
要是中央未來有所轉念,冀為中國商飛引入友好資本,香港不僅航空樞紐能踏新台階,勢必還能發揮金融中心強項,讓更多C919和其他國產機款飛出去。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